矽谷的企業參訪
感謝精誠及 YTP 的贊助及一路以來的協助,讓我有幸飛往一萬公里外的矽谷,親自體驗這趟奇妙的旅程。此次旅程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,性格不一的創業家,他們都曾在著手創立自己的新創公司,有些甚至在成功、脫手後,拿這些資金再次挑戰下一家公司。對他們來說,比起收成時的大把鈔票,創業過程中的種種挑戰似乎更有滋味。與他們的聊天過程中,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念,給予我們的建議也不盡相同,甚至稍有牴觸。舉例來說,當問到對於畢業後的道路有何建議時,有些人認為應該先去大公司深造,有些人則認為應該趁年輕時去闖蕩。
其中Cribl的創業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,他們嘗試了三個完全不同的產品才終於成功打入市場。而前面的產品也不是失敗之作,一樣很有創意,有客戶極度需要和喜愛,只是恰好在當今的市場上無法生存而失敗收場。而日本創業家Ted在提到他當時想要在印度打造一個能與Pokemon匹敵的IP時,也多次提到市場的重要性。在矽谷不缺創意,也不缺好的產品,找到「適合」現今市場的產品似乎才是真正成功的關鍵。

BMoE
Berkeley 的BMoE (Berkeley Method of Entrepreneurship) Bootcamp是他們的暑期課程。整個營隊大致分成兩個主軸,一半是講座課程,另一半則是創業提案報告。兩者在五天的營隊中同時進行,白天大部分都是講座,而課餘和晚上則讓小組討論進行提案報告。講座是由當地教授、創業家或是以前的學生所講授,內容包含演講技巧、創業方法、創業心得等。其中涵蓋了許多創業與投資的知識,例如他們常用的術語,投資法律規則等等,是我平常待在資工系內完全不會接觸到的領域。
另一部分,我們需要在第一天進行一分鐘的pitch讓大家知道我們的想法,並藉此招募組員。成團後需要在五天內構思完整的產品、商業模型、市場等等,以在最後一天進行五分鐘的提案報告。對象會是真正的投資者,而他們也會用實際評估一家新創公司的角度來評價我們的報告。
我們這組以「重拾過往友情」作為主軸,設計了一個社交軟體。目的是讓認識新朋友時,不再單單只是加了社群好友,從此再也不聯絡;希望可以透過這個軟體,自動偵測當兩人太久沒有聯絡時,可以主動幫他們安排一頓晚餐,讓他們可以重溫友情。這是一個我原本就有遇到的問題,因此當初在提案報告時看到就很想加入,最終也順利加入。
對我來說這個提案報告是五天壓力的來源,我們前兩天還可以八九點就完成討論,想說不會太難。然而越發接近報告日,我們不斷發現簡報內容、報告形式、講話方式等總是有可以調整之處。而現場來回巡視的助教們也能總是給我們各種不同面向的意見,協助我們一修再修。也是如此,在第四天晚上我一路忙超過半夜12點才離開教室,還得麻煩組員開著他的特斯拉載我回飯店。
過程中,不斷要用英文跟組員溝通對我來說是稍有壓力的地方,我的組員有三個 Berkeley的美國學生以及一個泰國學生。他們四位都有母語或是近乎母語的英語程度,相較之下,我在大學兩年幾乎沒有講過半句英文,好幾次講話都會卡卡或結巴。要在這種情況下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變得更加困難,特別是要反駁的時候。不過很感謝我的組員十分包容我雜亂無章的文法,也很願意慢慢聆聽我的想法。讓我越來越敢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最後,由於隊友們都有超強的好勝心,我們前前後後練習了二十幾次。練到其中一個隊友Kayla都可以邊跳抖音舞邊講出簡報內容,也算是某種特技了?最後也很順利地完成報告,內容和簡報效果都超出預期的好,聽眾們也被內容逗得捧腹大笑(我們把評審的照片當作軟體內的使用者惡搞)。我負責的部分,因為有隊友精修的台詞搭配 demo影片的精準時機,似乎很得評審喜愛,因此也有特別受到表揚,人生就此圓滿!
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驗
這十天的旅程真的很不可思議,我想我的人生觀在這十天中或多或少有了改變,原先感覺像是妄想的夢想似乎也悄悄地發了芽。在這裡,我感受到只要你相信,你就可以完成所有不可能。也期望自己未來能帶著這些希望走下去,或許哪一天,還能再次走回這片土地上。
對於還在高中階段的學生,我想鼓勵大家實際去把握 YTP 這個出國機會。不要把自己限縮在程式競賽或是專題製作內,努力去爭取最後的位置。這絕對會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機會,也將會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驗。
對於即將脫穎而出、即將出國的你們,請做好被 totally cultural shock 的準備,這十天很有可能成為你人生中最累人、最社牛,但同時又最豐富的一段旅程。請放開原先保守、謙虛的矜持,有任何想法、意見、需求,大家都是非常主動地表達。最後,也祝福大家在BMoE可以順利組隊,完成自己想做的創業提案!